欧盟终裁让多方失望 中国鞋业酝酿最后反击战 - 中国鞋业 鞋
时间:2010-06-17 01:38 来源: 作者:
面对欧盟的判决,从中国政府到制鞋商无一不感到失望,一场最后的反击战也在悄然酝酿
15个月的拉锯战后,欧盟还是为中国皮鞋出口树起了一道屏障。 从本月7日开始,欧盟对中国的皮鞋课以为期两年、高达16.5%的反倾销税,其中金履鞋业1家因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被征收9.7%的反倾销税。 面对欧盟的判决,从中国政府到制鞋商无一不感到失望,一场最后的反击战也在悄然酝酿。 “我们决心配合单个企业,针对欧盟不给予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调查不公正、反倾销税不合理等事宜,向欧盟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发起人吴振昌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商务部也在释放着耐人寻味的信号,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日前称:“中方将密切关注和评估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显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盟终裁似乎并不意味着“一槌定音”,尽管反击战的结果仍充满了未知。 中国鞋业的反击 其实,从法律上说,欧盟的终裁结果仍可以改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建议,目前我国企业联合欧盟进口商和其他利益相关团体向欧洲法院起诉,同时还要准备向世贸组织起诉。 据一位法律专家介绍,根据W TO的法律规定,W TO成员国如果对他方做出的反倾销裁决不满,成员国政府可以向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争端委员会提起申诉。此外,欧盟做出裁决后,我国鞋类企业、协会仍可以向设在卢森堡的欧洲初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甚至,如果对欧盟的行政裁决不满,中国出口商、欧洲进口商以及欧洲普通消费者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初审法院裁判结果不满的,还可以向欧洲高级法院上诉。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一位官员对记者透露,虽然商务部近期没有采取具体应对措施,但会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也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和欧盟的磋商已经告一段落,不排除考虑诉诸W TO的可能性。”这位官员表示。 上述官员还建议,“企业目前急需与欧盟的进口商、零售商合作,向欧盟地方法院诉讼。” 这种观点和民间不谋而合。以“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为代表的诉讼队伍业已摩拳擦掌,“反倾销是欧盟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政治行为,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和努力,也应该通过法律这一相对公正的渠道寻求解决办法。”吴振昌表示。 据吴振昌介绍,联盟早在今年3月便开始聘请相关律师、经济分析师等应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和起诉。“我们决定提供法律服务和资金支持,支持企业代表,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他表示,最快预计本月底,涉案企业就会向欧洲法院正式提起诉讼。 同时,中国皮革协会主任紧急应对小组负责人卫亚菲也在此间对记者表示:“协会不仅会将企业的声音反映给商务部,同时还全力支持民间企业的单个抗诉。” 显然,政府、商会、企业正在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国皮鞋清除出口欧盟的壁垒做最后的冲刺。 中国鞋业的阵痛 无论如何,面对欧盟征收中国皮鞋反倾销税,没有理由不产生焦虑的情绪。 “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将影响到7万中国制鞋工人的就业机会。”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在公开场合表示。 不仅如此,据欧盟皮鞋进口商的测算,中国皮鞋的均价为每双8欧元(合10美元),征收反倾销关税后,每双进口鞋价格应会上涨超过1欧元。这一新的税率将影响到14%的中国对欧鞋类出口。目前,欧盟市场每年需要25亿双鞋子,中国产品 占据欧盟皮鞋市场35%左右的份额。 其实,反倾销的不良反应早在半年前就开始显现,从今年4月起,欧盟向中国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从4.8%过渡到19.4%。而商务部外贸司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6、7两个月,中国皮鞋对欧盟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和4.9%。今年前8个月,中国皮鞋对欧盟出口仅增长19.2%,增幅明显下降。 吴振昌分析,大多数欧洲经销商都不会承担接近17%的高额关税,原本下给中国厂商的订单预计将大量转移到其他地区,估计未来两年中至少有超过七成的涉案产品订单会被转移到东南亚其他国家。“两年的时间足以使欧洲经销商培养起新的供货基地,中国鞋的原有优势将被取代。” 作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国和出口国,2005年中国鞋的生产总量已达到90亿双,出口贸易额为171亿美元,分别占世界鞋品总量的53%和60%。然而,从西班牙焚烧中国鞋事件,到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中国鞋业始终处于国际贸易的摩擦漩涡中。 寻求中国鞋业的最佳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国鞋业正在试图最后的反击,然而结果却并不会太乐观。 “起诉时候,要注意熟悉欧盟法律,联合欧盟反贸易保护主义同盟军以及运用其它可以打出的牌。”梅新育建议。而W TO研究院常务理事周世俭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坦言,中国鞋获胜几率微乎其微,而W TO的案件运作周期也相当长,估计裁决 出来,两年的设限期也都已经结束。 商务部的上述官员也说,中国的皮鞋出口企业要及时分析、认清形势,做更长远的打算。 对于中国鞋业来说,更迫切的需要是寻找一条最佳路径。 对此,卫亚菲称:“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鞋业可以走市场多元化道路。”她指出,我国在投资东盟、非洲等地区都有优惠政策,企业可以考虑产地转移。也可以考虑在北美、欧洲等地设厂尽量避免反倾销。此外,“中档鞋应该在创品牌方面更扎实,只有在皮鞋行业做大做强才能掌握话语权。” 意大利是本次反倾销案的坚定支持者,而该国素以皮鞋塑造品牌、提高鞋的附加值见长,在北京日前举办的第二届鞋业论坛上,意大利鞋业协会副主席巴林告诉记者,意大利的制鞋企业主攻高端消费群,其中3%属于奢侈品。“鞋企不仅仅只是为了制造皮鞋,他们更重视的是悠久的制鞋文化,意大利的皮鞋代表着人们生活方式。” 然而从中国制鞋业的现状来说,吴振昌认为,鞋是大众消费品,不可能都制造成奢侈品。不过他承认,创立一个品牌并非易事,“这需要大量的经费,同时一个行业也不可能全部是知名品牌。”不过,在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员院长杨承杰看来,中国鞋不必过于恐慌,“欧洲市场只占我国鞋类出口的14%,且只针对涉案的皮鞋征税,球鞋、布鞋等并不在列,因而对中国整个鞋业的影响并不大。”他乐观地认为,留给中国鞋企仍有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