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线手机站

温州 > 温州企业 > 服装鞋帽新闻 >

中欧就贸易救济对话 中国鞋企寻求公正待遇 - 中国鞋企 鞋

  “无论是从欧盟还是从中国的角度,我们都不认为欧盟对中国鞋子的反倾销措施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我们认为,欧盟理事会在使用反倾销措施过程中,程序缺乏透明化、执行缺乏公正性,让人难以信服。”3月30日,在由商务部主办的中欧贸易官员就贸易救济工具问题研讨会上,中国首家鞋类反倾销案上诉企业奥康集团的代表向出席会议的欧委会贸易救济司司长维尼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据了解,去年12月6日,欧盟执委会颁布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主动邀请中方对其进行评论,3月31日是该绿皮书征求意见的最后期限,此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在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地举行了数场绿皮书座谈会。而3月30日的研讨会则是中欧双方首次就欧盟贸易救济措施问题展开对话,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在发言中对由欧盟贸易救济工具带来的中欧贸易间不和谐因素表示了担忧,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已经跨越国界自由流动,欧盟应该正视贸易救济工具存在的问题,贸易救济应该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保护落后产业,这违背产业发展的规律。

  针对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中欧鞋类贸易问题,奥康集团行政总监周威表示,作为上诉欧盟反倾销的制鞋企业,他们希望在欧盟法律框架内,能够在相关条款、原则的解读等问题上得到明确的答复。他举例说,西班牙制鞋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几人至几十人之间,200人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目前中国制鞋从业人员多达220多万人,仅奥康一家就15000人。因此,一例鞋反倾销就影响到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周威同时指出,只有合作才是中欧鞋业互惠互利的最佳途径。欧盟有很好的研发中心,有很强的品牌优势,中国则可以提供非常优良的技术和较低的制造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某种程度上,中国制鞋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是欧盟不少鞋类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中国也是欧盟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主要消费国之一,欧盟反倾销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等于把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推到了大门以外。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对其自身影响更大,反倾销直接增高了欧盟成员国的采购商、消费者的成本,尤其是欧盟制鞋产业的上下游如做鞋机等,等于失去了世界制鞋第一大国———中国的市场。

  就欧盟反倾销实施过程中程序透明化、执行公正性以及在欧盟法律框架内,相关条款、原则的解读等问题,奥康集团等中国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首先,在对中国鞋反倾销整个调查程序中,欧委会没有向奥康、泰马或其他任何非抽样企业做过关于“不审核市场经济地位”的书面解释,这让企业不知所措。其次,《欧盟反倾销条例》中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和关于抽样的条款之间衔接不太完善,其中要求对每一家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都要做出审核,但事实上欧盟只抽取了10家企业既做倾销调查又做市场经济地位调查。对此,中国鞋企需要明晰的解释。另外,审核损害的因果关系、损害的数据计算、采取的幅度、基础和所取得的数据让企业无法信服。

  中国鞋企再次重申,企业就鞋类反倾销一案起诉欧盟理事会,既不是对抗,也不是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寻求一种公正合理的待遇。同时也希望欧盟站在全球产业发展的角度,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更加明智的做法,寻求包括中国制鞋产业在内的更多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共赢,这也是符合中欧双方利益发展需求的。

  维尼格在认真听取了中国各方的意见后,承认绿皮书的出台与中国鞋企抗辩欧盟反倾销有很重要的关系,并认为“中国皮鞋案”确实暴露了欧盟贸易救济工具中的诸多问题。

  他透露,截至目前,绿皮书已经接到来自欧盟各成员国和第三国政府,以及企业、消费者等各方近150个反馈意见,但观点分歧很大,还无法作出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的结论。他还表示,欧委会将会就反馈结果进行沟通,如有必要将采取下一步行动,最终的沟通结果计划在明年以白皮书形式发布。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