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台产业大对接之制鞋业 - 鞋产业 鞋 运动鞋 -
时间:2010-06-17 01:36 来源: 作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台湾产业以OEM方式制造低品质、低价位产品和进行大量生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同时高品质、高价位产品、自行设计、自创品牌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或许也是泉州制鞋、包袋业未来发展的必经过程。他进一步称,随着台湾制鞋、包袋业的外移,台湾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空洞”,但并不意味着岛内制鞋、包袋产业已经走到尽头。目前台湾在制鞋、包袋领域的研究开发、国际营销、机械设备,以及材料方面尚有优势,泉台制鞋、包袋在机械与材料对接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泉州鞋和包袋 供应全球各地市场 泉州是全国三大制鞋基地之一,是世界旅游运动鞋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中,制鞋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2006年,全市鞋业产值达496.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2.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3.93%。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从业人数80多万人;运动鞋、旅游鞋年产量十亿多双,占全国总产量的1/4、世界总产量的1/5。 近年来,泉州鞋类产品的档次正不断提高,已开发生产全气垫、PU、EVA中底运动鞋,各类休闲鞋款式也紧跟世界潮流,产品70%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到2007年,在全国15个运动鞋名牌中,泉州占11个。“富贵鸟”、“安踏”、“亚礼得”、“特步”、“爱乐”、“361°”、“PEAK”、“乔丹”、“贵人鸟”、“鸿星尔克”、“德尔惠”、“金苹果”等品牌享誉全国。 目前,泉州鞋业以晋江为基地,连接石狮、惠安、南安、丰泽、鲤城等,形成以晋江市陈埭镇、西滨镇、池店镇和中心市区为主的旅游鞋、运动鞋及其配件、鞋材生产基地;以石狮市为主的皮鞋、时装鞋、休闲鞋生产基地;以惠安县的百崎乡、东园镇、洛阳镇为主的鞋底、鞋材生产基地;以洪濑镇、九都镇、美林街道为主的童鞋、旅游鞋生产基地;以市区、晋江内坑、安海镇和南安官桥镇为主的拖鞋生产基地。 包袋产业也是泉州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国内三大包袋生产基地之一,占全国总量的45%。近几年,泉州市包袋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06年,泉州市已拥有包袋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100多亿元,主要生产运动、休闲软包系列产品,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36%,占全省同类产品的93%,拥有芳源、跃茂、子燕轻工、东方包袋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泉州包袋产业已形成包袋机械、发泡材料、合成革、织带、拉链、五金扣具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协作配套机制。根据该产业“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全市包袋产业力争实现产值超过200亿元。 下游产品优势 吸引上游企业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泉台制鞋、包袋机械对接应充分发挥泉州民营、台资企业规模化制鞋和包袋生产基地优势,以下游产品的生产吸引上、中游机械企业,以及已在大陆投资的制鞋和包袋生产企业来泉投资,着力推进鞋面加工机械、鞋底加工机械、成型机械设备、电脑前后帮机、EVA注射发泡机、鞋底多色挤压机、打钉装跟机、鞋头后踵平整机、靴面定型机、包袋机械及模具、干式复膜机、湿式复膜机、挤出复膜机、制袋机、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二氧化硅真空镀膜设备等领域的对接,以此高起点、跨越式推进泉州制鞋、包袋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制鞋、包袋产业虽获得跨越式发展,在企业规模、产品品牌、产业集群、对外营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许多高档材料、原料方面却需要从国外或省外大量调进,高端产业配套不齐全。”业内人士认为,今后,泉州应加强与台湾制鞋、包袋材料、化工原料、款式设计等领域的合作,在新一代聚氨酯等鞋底材料,无污染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超纤革、透气革、漆光革、珠光革、镭射革等新型鞋面革,全粒面皮料超薄面料、经编复合材料,箱包布专用化纤和高密度PU及尼龙网眼布复合面料等产品领域,实现泉台对接,促进泉州制鞋、包袋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升级。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