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线手机站

温州 > 健康 > 健康资讯 >

北京5天已报告106例确诊病例

北京5天已报告106例确诊病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消息,北京市卫健委的消息显示,2020年6月6月11日至6月15日这5天时间内,北京市新增报告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106例,在连续56天新冠肺炎疫情零病例后,北京再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又有5个地区升级为中风险。

截至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新一波新冠疫情涉及到九个区。未受疫情波及的是平谷区、延庆区、怀柔区、顺义区、密云区、昌平区、通州区等七个区。其中,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

中国疾控系统正在努力探索病毒的来源是什么,疫情暴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目前疫情的传播范围。

6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显示:“6月13日,完成相关病例样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初步结论已上报,并正在积极开展病毒溯源。”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前确诊病例均与北京新发地市场有关。

6月1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此次北京的新冠病毒应该是外部输入的,从组成结构看更像欧洲毒株:“毒株源于欧洲,可能来自欧洲国家,也可能来自美洲国家,这些可能都不能排除,还有待进一步收集信息来帮助判断”。

此前,全球至少有两个研究团队,发现欧洲版的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D614G刺突蛋白变异,而这种变异有可能导致了疫情在欧洲的快速传播。

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相似度有多高?是否发生了同样的D614G刺突蛋白变异?“目前还不确定,正在研判中,目前只是在结构上有初步的认识。”一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北京这次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迅速新增启动病毒病所南区P3实验室,就是要加强有关病毒的实验研究。”

 

上次病例过百,用了10天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从1月19日出现第一例确诊患者算起,10天后,1月29日12时“破百”,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02例。而从6月11日开始的新一波疫情,“破百”只用了五天。

除了北京市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病毒的传染能力或许也今非昔比。

作为一种单链RNA病毒,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有近3万个核苷酸,全球多支研究团队跟踪病毒的变异情况,并试图揭示变异对病毒功能的影响。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者在6月份撰文道,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很慢,尤其是与流感病毒相比。

流感病毒在每个流感季,都会在全球各地发生变异。研究者认为,病毒变异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此次的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此前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因此并没有太大的进化压力去变异。

早在3月初,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103个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发现,一共存在149个突变位点,且多数突变在近期发生。

南方医科大学P3实验室副主任张宝对《财经》记者分析,100多个突变位点,说明病毒的变异并不大,病毒还算比较稳定。

6月初,世界卫生组织(WHO)流行病专家范科霍夫表示:科学家监测到新冠病毒的一些常规变化,都在预期之中。WHO专家表示,尚未发现能改变病毒本性、传播动态与杀伤力的重大变异。

不过,科学家仍从缓慢的变异中捕捉到“异常”。

4月底,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在欧洲国家流行的新冠病毒,与最早发现的版本相比,在D614G刺突蛋白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异。

刺突蛋白位于新冠病毒最外层,像一个个突起的“皇冠”,这也是冠状病毒名称的来源。“皇冠”被认为是进入、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其中的S蛋白一旦与人体ACE2蛋白结合,就意味着病毒入侵人体了。

“这种发生D614G刺突蛋白变异的病毒,首次被发现时是在3月份,当时在GISAID(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网站上只有不到10个,现在这种变异毒株占了数据库大多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名病毒学专家告诉《财经》记者。

在欧洲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中,由于发生变异,刺突蛋白的数量、密度增长了四到五倍。科学家猜测,这或许是新冠病毒在欧洲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中国疫情期间的原因。

研究者还发现,在美国、英国和意大利造成大量死亡的具有这类突变毒株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几乎比原始毒株高10倍。

上述观点目前还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全球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快速跟进了。

6月12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研究人员,在bioRxiv再发一文称,他们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新冠病毒一旦在D614G刺突蛋白方面发生变异,与变异前相比,进入细胞的效率大大提升,相应地,病毒传播得也更快。

6月14日凌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研究员曾光对外界透露,在已检测完毕的两例确诊病例的新冠病毒样本中,发现病毒不像国内本土病毒,初步判断是欧洲新冠病毒变种。

“如果真是欧洲毒株的变种,且发生了一样的变异,这或许能解释,北京这一波疫情为何如此凶猛。”上述复旦大学专家说,公众没必要恐慌,只要切断了传染源、加强自身的防控即可,“一定排查所有与新发地市场的密切接触者、间接接触者,千万不要有‘漏网之鱼’”。

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相似度有多高?是否发生了同样的D614G刺突蛋白变异?

“目前还不确定,正在研判中,目前只是在结构上有初步的认识。”上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北京这次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迅速新增启动病毒病所南区P3实验室,就是要加强有关病毒的实验研究。”

 

溯源如同侦破悬案

 

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新冠病毒,到底是从哪来的?“目前相关部门只是断定此次新出现的病毒是外来输入,还没确定来源。”上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

6月12日晚,中国疾控中心紧急调派八名流行病学、传染病防控和消毒与感染控制等领域专家,编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开展工作,专家组根据疫情形势分析研判。

病毒溯源,是流行病学专家的工作之一。

“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难题,可以说好像是在破一个世纪悬案。”上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目前能确认的是诸如市场上的案板等采集样本上有病毒,阳性样本很多。

6月12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市开展了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排查,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

6月14日,北京市完成检测76499人,其中结果阳性59份。截至6月15日6时,北京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了193个采样点。

“需要将所有的样本,从时间与空间上串起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结合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人类历史上的很多疾病,如艾滋病、SARS等,科学界对病毒源头的溯源,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至今都还在探索中。”上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

除了这次聚集性疫情的中心新发地批发市场之外,北京海淀区玉泉东市场、西城区广外天陶红莲菜市场均有相关人员被确诊。

病因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等证据,构成了病毒溯源的生物学证据;基因组测序、抗体检测等,形成的生物学证据,更准确。科学家在病毒溯源中,会将这两种证据联系起来,综合出各种可能性。

“我们在评估各种可能性:到底是欧洲、美国的人或者冷冻货物带来的,还是国内其他地方从境外回国的人或者货物带来的。”上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当务之急仍是切断感染源,找到所有感染者,确定感染范围,并做好进出防控。“

为此,北京市目前的要求是,凡到过北京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或与市场销售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应主动向单位和社区报告,并开展核酸检测和居家观察,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向单位和社区报告并及时就近就诊。

6月16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发布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在市场上购买食品时,检查商家是否遵循世卫组织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保持清洁,生、熟食品分开,彻底煮熟(70摄氏度),将食品保持在安全温度下(热食热存,冷食冷存),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溯源的事,交给科学家。“沧海中捞遗珠,这需要时间。对此,希望公众能有一个合理预期。”上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

北京5天已报告106例确诊病例,北京防控全面升级。除此次聚集性疫情的中心新发地批发市场,海淀区玉泉东市场、西城区广外天陶红莲菜市场均有相关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这三家市场均已宣布关停,同时,周边28个小区启动封闭式管理。

由于北京新发地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之后挪威数家农场确认往中国出口三文鱼已经被暂时叫停。中国占据全球三文鱼销量的5%,此次进口三文鱼风波已经引发整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小幅震荡。

据悉,包括挪威皇家三文鱼,以及三文鱼农场Bakkafrost在内的数家欧洲三文鱼生产商已经确认,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三文鱼进口暂时停止。挪威皇家三文鱼销售与市场营销总监已经确认,他们停止了对中国所有的销售,正在等待进一步明确的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周一表示,北京最新出现的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的来源尚不确定,但可能由进口三文鱼或其包装引起的说法不是“主要假设”。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他“完全预计”中国会像过去那样公布北京疫情的病毒基因序列。病毒基因测序发现可能来自欧洲方向。

“此次的病毒毒株可能是一种在欧洲流传更为普遍的毒株,这一发现很重要,它可能反映出此次感染可能源于人际传播,而非任何其他假设,”瑞安表示,“但这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