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线手机站

温州 > 资讯 > 社会热点 >

织纹螺中毒频发 卫生部发布公告禁止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织纹螺
织纹螺图片:近日温州织纹螺中毒造成死亡

织纹螺
织纹螺图片

织纹螺
织纹螺图片

近期,温州织纹螺中毒事件影响很大,浙江其它地方也有发生织纹螺中毒案例。卫生部昨天发布公告,紧急叫停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海丝螺。

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织纹螺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4小时。织纹螺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卫生部发布公告称,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海丝螺。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海丝螺。误食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海丝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温州织纹螺中毒

  7月9日,瑞安人民医院收治8例因食用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患者。7月10日、11日分别新增了同类中毒患者9例、4例。截至7月11日16时,累计报告中毒病例21例,其中已治愈14例,死亡1例,仍在院留观6例,病情稳定。

  经温州市卫生局调查,21例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四肢麻痹等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7月8日至10日14时,多为食用织纹螺后 0.2小时~10小时发病,平均潜伏期2小时。病例分布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瑞安市相邻的6个乡镇(街道)。其中开发区海城街道8人,天河镇1人,瑞安市塘下镇9人,场桥镇1人,汀田街道1人,莘塍镇1人。患者发病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共涉及16个家庭。

  采集的3份患者血液样本、4份患者尿液样本、1份剩余食物样本(织纹螺),经温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4份尿液样本均检出河豚毒素;1份剩余食物样本(织纹螺)也检出河豚毒素;3份血液样本因在患者血透之后采集,未检到河豚毒素。最终判断为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什么是织纹螺

  织纹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织纹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

  织纹螺中毒

  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附集了有毒藻类的一些神经麻醉毒素。

  近年来,由于海水养殖及工业废和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南海、东海、渤海和黄海均在不同的季节频繁发生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类有些能够产生毒素,织纹螺由于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中毒病人主要成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责任编辑: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