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线手机站

温州 > 资讯 > 社会热点 >

广东污臭自来水不是广东全省是污臭自来水 仅河源紫金县蓝塘镇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工程蓄水池,浮藻和水虱丛生。未经任何消毒处理输送到了居民家中。记者 王梦婕摄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

  河源紫金县蓝塘镇污臭自来水不能喝,只能靠外来送水车。记者 王梦婕摄

  广东污臭自来水不是广东全省是污臭自来水,今天看到百度有热门搜索词:广东污臭自来水,不是全省都是这样的污臭自来水,仅仅河源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紫金县蓝塘镇的人自己的问题。

  如果这个镇的水源就是这样污臭的,说明这个地方不适宜人类居住,应该集体搬迁,靠处理污水供应生活用水,在地球上还不大可能。

  广东污臭自来水只能说明这个地方环境差,我们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沿岸的各镇各村,都是直接抽井水或者楠溪江的水,仅需沉淀就可以直接用作自来水。

  河源紫金县蓝塘镇污臭自来水说明当地环保差,以前破坏环境现在遭到环境的惩罚。

  至于媒体报道自来水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不处理广东污臭自来水,只是那些人推责任,所有的责任,实际上都是广东河源紫金县蓝塘镇的历代居住的人。

  “沉淀了3天,水还是灰的、臭的。”廖伯瞅了一眼厨房里的白色塑料大水桶,摇了摇头,“快20年了,这里的自来水喝不得。”

  廖伯住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圩,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3万的地方,“水”让人十分无奈。由于政府供水工程“年年只会流脏水”,近20年里,镇民几乎都靠买山泉水和打井度日。同时,还必须为每立方米“脏水”掏钱1.5元。

  对这一发生在全国最富省份的“怪现状”,县、镇两级政府的解释都是:“没钱”。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仅供洗涮,严禁入口

  “专业处理井水变黄、饮用水净化安装,手机×××”。

  走进蓝塘镇,主干道上每隔几百米,便冒出一个这样的红色横幅,提醒你这是一个水质很“另类”的地方。

  “我们镇的自来水,只洗衣服、冲凉、冲厕所,你不要喝。”在路旁的商铺里,一提及“自来水”,几乎所有的镇民,都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在老街一户人家,记者打开水龙头,一股明显呈浅灰的液体,流泻而出,伴随着异味。水中,能清晰地看到杂质颗粒上下飞舞。“你看,沉淀一会儿桶底就是厚厚的灰,一下雨,水里还有黄泥浆。”另一户甘姓人家告诉记者,“有一次,我还在水里看到了红线虫。”

  在老街,家家屋顶上高高竖起的不锈钢蓄水罐,似乎都在诉说“过滤”自来水的必要性。而在有白色洁具的人家,记者看到,面盆里早已积上了灰黄的水垢。

  “太恶心了,从1995年、1996年以后,大家就渐渐不喝自来水了。”在甘家媳妇的印象里,她只在近20年前,喝过“这里烧开的自来水”,从此,就靠买附近村子的山泉水度日。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不能煮饭,送水生意异常火爆。

  一台农用车,几十个塑料汽油桶,里面装的是蓝塘人用来“煮菜”、“煲饭”的山泉水。早晨六七点,记者就听到拉水车的突突声穿镇而过,8点刚到,售罄的拉水车,便已鱼贯而回。

  “25公斤一桶水,卖两块钱。省着点用,一家5口人能喝两天。”廖伯告诉记者,这里“另类”的水质,让他眼见附近村子的“送水专业户”从1个发展起来,“如今有了10多个”。

  一同飙升的还有打井的人数和价格。在位于蓝塘镇主干道的新街,中国青年报记者一路走来,几乎每家都称他们已经“杜绝”了自来水,“用的全是自家井水”。“七八年前,打井的人变多了,现在打一口井要三四千元,还有很多人家打。”在镇上住了半辈子的肉丸店店主邓伯叹口气说,“其实,井水又涩又苦,但总比自来水好一点。”

  但对老街人家来说,水井这个“蓝塘必需品”也是奢侈。记者看到,老街的房屋密密麻麻,两户人家往往只隔“一线天”。“门口很难打井,只有用自来水。”廖伯特别希望,自己能成为镇上“有井的”那一半人。

  更让他不平的是,自家每月要为这“不得不用”的污臭自来水,花掉45元。

  “20年了,水费从每立方米6毛涨到1块5,水质还越来越离谱?”面对记者,他问出了一个憋在数万镇民心里的问题,“一口干净的水都没得喝,大家的水费交哪里去了?”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古董”供水线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水费,交给了私人老板。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该镇基本民生工程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已经以“官商合股”的形式,存在了30年。

  只是,这个镇民口中的“政府自来水厂”,无疑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每当记者问及,大家的印象不是“蓝塘没有自来水厂”,就是“已经废弃了好多年”。

  但负责“净水”并把水输送到1万个水龙头里的,就是它。

  在一处山坡的荒草丛里,记者找到了水厂的蓄水池,也发现了这里水质很“另类”的原因――只见约十个大池露天而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里面的存水已发绿、发臭,水面上,漂着大片的泡沫与浮藻,不时还有水虱游动,池壁上,有着厚厚的苔藓……

  水池周遭,没有一个工作人员的身影,一旁的工作间残破不堪。只有几条白色送水管、几台在走字儿的水表,架在水池上,宣示着它还在运转。

  “我们的自来水,是发黄、发臭的江水‘裸奔’来的!”住在旁边的镇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在镇民一路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位于秋香江上游的抽水口。只见混黄的江水,伴着垃圾,被一台大水泵源源不断地抽走。一路流到蓄水池后,几乎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送到了3万百姓的家中。

  为何“政府自来水厂”,会让这样的水“面世”?

  对此,蓝塘镇党委主管自来水工作的林颂辉委员的解释是:自来水工程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按照设计标准,最多只能满足5000人的用水需求。“由于年久失修和人口剧增,蓄水池已经超负荷运行。如今,管网老化堵塞,沉淀池、过滤池也基本无法用了。”

  但在当地百姓看来,一切都是“官商合股”供水的错。

  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合股”供水:水质离谱,工程“烂尾”

  “在今年2月以前,30年来,蓝塘镇的自来水公司,都是由私人老板承包经营的。老板出钱铺管、维修和收费,政府负责监管水质。”该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一针见血地告诉记者,“如今,老板不赚钱,哪有劲头治水?”

  林颂辉委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目前这家所谓的“政府自来水厂”,是由私营企业松柏公司投资299万元建起来的。但很多年前,水厂收上来的水费,就只够松柏公司“保本”了。

  “镇上每月用水大约1.5万方,收取的水费不到3万元,但抽水的电费就要用掉1.3万~1.5万元。”林颂辉委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剩下的钱要养活8个员工,老板每月也就赚几千元。”

  但20年来,企业没动力治水,政府去了哪儿?

  记者在镇政府提交给紫金县的材料中看到,镇政府的4次“尝试合股”,屡战屡败:除了1993年和2006年的两次外,2002年,计划建一条16.5公里长的管道,从布新村羊角坑引水,总投资1200万元,但因资金不足而中止;2010年,又启动了重建自来水厂的想法,总投资1786万元,又因合股方资金投入问题,“胎死腹中”。

  数次烂尾也激起了镇民的不满,猜测随之而来。2009年,县、镇政府曾向国家发改委争取到了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修自来水工程,镇上“几乎妇孺皆知”,但至今未动。“‘官商合股’有猫腻”、“是不是谁吃了这笔钱”等类似猜疑,已在镇民中间流传。

  “几次烂尾之后,重修一个自来水厂的造价也水涨船高了。现在,修一个供10万人用水的工程要3800万元了。”

  对此,刘海洋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长期以来,由于“资金太吓人”,不敢启动招标,500万元一直没用,“还放在国家那里”。

  今年2月,长达30年的“官商合股”终于结束。经媒体报道后,蓝塘镇、紫金县均承诺将全力推进新的饮水工程建设。但巧妇如何做“无米之炊”?仍是个未知数。

  截至记者发稿,绿藻和污臭物,还在蓝塘镇的水里肆虐。

  不是穷得叮当响的镇,即使一个小山村都可以自建自来水厂,紫金县蓝塘镇自来水问题不是任何部门的事情,是村民自己的问题,如果官方不管,村民为什么不筹资建一个自来水厂呢?3800万元把一个镇难住,这还是广东省的一个镇吗?

(责任编辑: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