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刘喜梅劝儿进国企续 儿子冉杰希逃避三年终于答应见母亲(2)
时间:2012-03-13 15:32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温视
儿子递上纸巾 打破僵持局面 冉杰希接受了林浩的建议,沉默着在外等候,他希望母亲情绪平复后能与自己见面。 下午3点20分,608号房间里不再传出哭闹声,刘喜梅平静地坐在床边,双眼迷茫地盯着地板,20多米长的走廊静了下来。“走吧!”冉杰希起身,深吸一口气后决定走进608号房。房门敞开着,听见脚步声,刘喜梅知道儿子来了,她直了直腰,但没有抬头,坐到母亲身旁时,冉杰希也轻轻地起身想往后退。 7平方米的格子间里,谁都没有主动说话,也不看对方一眼。母子俩的这次见面,尽管不像过去那样的争吵、埋怨,却都选择了沉默。 “妈,我错了,别生气了成吗……”一分钟后,冉杰希鼓起勇气打破了沉默,这句话却让刘喜梅再度抽泣起来。在过去的两年里,因为无休止的争吵,冉杰希没再主动叫过一声“妈妈”,这令刘喜梅一直难以接受。 双手紧紧地拽住被单,刘喜梅也努力控制着情绪,转身看着儿子时,已满脸是泪。“你为啥要这样?你为啥要这样?”刘喜梅抬起双手,很快又无力地放下。 “小伙子,给你妈妈倒杯水去。”见母亲再度有了情绪,林浩连忙给冉杰希递眼色。几秒钟后,端着一杯水,冉杰希递到了刘喜梅面前,“妈,你喝水,喝口水了再说。”这一次,不再有人提醒,冉杰希顺手扯过纸巾,一起送到刘喜梅手上。 母子俩的僵持,就此打破。 避开争执话题 母子谨慎相处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进国企”三个字,母子俩小心翼翼地避讳着,谁都不再提及。在心理专家李洁的引导下,关于冉杰希儿时的记忆被不断提起,冉杰希和母亲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紧张的氛围在一点点被打破。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是怎么拥抱的你吗?”见冉杰希点头,李洁试着走近母亲刘喜梅,“给儿子一个拥抱吧,抱抱他,看看还是原来那个儿子吗?”刘喜梅没说话,沉默着抬起右手,又本能地缩了回去。但很快,她再度尝试着慢慢将手搭在儿子肩上,抱住儿子的一瞬间,母子俩失声痛哭。 回忆起儿子大学毕业前,没有因为就业一事引发争执的日子,刘喜梅说,一家人和睦相处,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这三年,因为这事,全家人日子都不好过。” “刘阿姨,换个角度想想,你儿子多独立,这是好福气啊,还吵什么呢?”见心理专家夸儿子,刘喜梅抹了把眼泪也笑了。看着儿子,刘喜梅说:“从小我就最疼他(冉杰希),三个孩子里他最贴心,只是现在……”话到嘴边,她连忙忍了回去,不愉快的事,母子俩小心翼翼地避讳着。 整个下午的交谈,刘喜梅一直拉住儿子的手,舍不得放开。 专家支招> 1.母亲尝试着放手,相信儿子有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 2.母亲试着改变观念。爱孩子,一定要从了解孩子做起,要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尊重孩子。 3.儿子也应该认识到,敞开心扉,与母亲沟通的重要性,理解母亲的善意初衷。 4.双方减少争执,学会彼此理解,每次争执前,尽量说服自己冷静下来。 5.在双方的矛盾中,家庭其他成员的态度往往决定事态的发展。 6.当矛盾不可调和时,请第三方介入,有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再度陷入极端。 沟通后母子俩抱头痛哭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刘喜梅,无法理解80后的儿子对于就业的想法,儿子最终选择逃避,母子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这个故事背后,凸显了两代人对于就业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下,是被异化的母爱、痛苦的母亲和儿子。昨日,本报报道了“母亲哭着闹着劝儿进国企,最后都白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下午5点半,70多名热心读者致电本报966966新闻热线谈论自己的观点,也纷纷为这对母子支招。 张玉辉(57岁,沙坪坝区) 作为同龄人,我想劝劝她,同样是一名20多岁孩子的母亲,孩子能够拥有不依靠父母,坚持打拼的精神,首先应该给予肯定。人生的路总要自己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力,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他去接触这个多样化的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建议这位母亲平时多看看报纸、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毕竟现在的社会和以前相比更加开放了,也并非只有国企一条路可以走,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袁世勋(52岁,九龙坡区) 我们这一辈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人,而孩子们大多都是80后,首先由于年代不一样,思想观念肯定会有差异;其次,我认为只要是金子,相信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新闻报道中的这位儿子不希望依靠父母,自己在外闯荡,父母也不要强硬地把孩子拴在身边,等到孩子累了,他终会主动回家的。希望这位母亲能够退一步,和儿子好好沟通。 钟小玲(47岁,沙坪坝区) 看了报道,很有感触。我也有儿子,但把孩子紧紧捆绑在自己的身边,并非对他的爱。今时不同往日,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成为他在外拼搏的后盾,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成长。 儿子的处事方式也有待加强,既然和父母的想法有差异,就应该主动找父母沟通,把问题说透,一直躲起也不是长久之计。 胡崇秀(70岁,四川内江) 看了报道后,我其实很理解那位母亲的想法。当年我儿子大学毕业时,也有机会进内江市交警队。但任由我们给娃儿做多少工作,他就是不愿意回家,非要到重庆就业。后来我跟他老汉也想通了,好男儿志在四方,一直把娃儿护在翅膀下啷个可能嘛。现在我孙儿都读小学一年级了,我也到重庆来住了,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希望你们能帮忙劝劝那位母亲,不要再这么固执了,毕竟儿子都成年了,该有自己的生活。 申丽霞(41岁,渝中区) 我劝那位母亲还是回去算了,这样在重庆耗着也不是办法。现在也说不清到底谁对谁错,母亲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是儿子有自己的想法也应该支持。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目前双方先冷静一下,不谈这个事情,母亲还是尽快回去,不然既费钱又伤心,两头不讨好。 在刘喜梅和儿子冉杰希昨日的交谈中,我们记录下了这样一组对话。经历了三年的母子之战、无数次的争执与吵闹,身陷痛苦之中的母亲和儿子,均已显得疲惫,尽管彼此仍有埋怨和无法逾越的思想鸿沟,但都希望得到彼此的理解,解开彼此的心结。 儿子(看着母亲):“我有时候性子急,说话不好听,妈,你理解我,多理解理解我,行不?” 母亲(拉住儿子的手,哭了):“孩子,你也理解理解我,妈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你好,我来了重庆10次,足足10次,我图啥?” 儿子:“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希望能有自己的人生。” 母亲:“有个稳定的工作,你的人生才算有保障,你懂吗?” 儿子:“算了,妈,我们不争了,行不?” 母亲:“行,不争了,妈错了,都是妈的错,但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都错了吗?” 儿子:“但你每次都这样打,这样闹,我们真的没办法沟通。” 母亲:“我不想闹,就像这次,打了这么多电话,你就是不接,就是不见我。” 儿子:“三年了,每次见面都是闹,我也快受不了了,这次我也想见你,但我真的不想再争吵,不是不见你,是不敢见。” 母亲:“可你越是不见我,我越是要给你打电话,我着急,你懂吗?儿子。” ……(沉默许久之后) 儿子:“妈,咱以后不吵了,不闹了,好好过成吗?” 母亲:“好好过,行,可最好是你跟我回去。” 儿子:“我会考虑,但别逼我好吗?试着理解我好吗?我也会试着去理解你的想法。” “妈,咱以后不吵了,好好过成吗?” 我跟母亲刘喜梅交谈了很久,从儿子小时候的成长过程到现在的状况。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刘喜梅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她对儿子的爱无可置疑,无论之后的行为有多极端,但她的初衷很简单:为儿子好,她爱儿子。 但我们也看到,这份爱在现实生活中,用错了方式,被异化了。采用种种极端的方式,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选择就业、去生活,刘喜梅逐渐地显得极端和偏执起来,她忘了在这个过程中,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也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作为母亲,需要适当地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有足够面对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同时,经历了与母亲之间三年的争执,儿子冉杰希已最大限度地学会了忍耐,但无形中,我们也能感受得到,母亲的爱,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在面对母亲有时显得偏执的行为时,他害怕反抗带给彼此伤害,所以选择了逃避,但逃避问题,往往激化了与母亲的矛盾。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