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线手机站

温州 > 资讯 > 网上谈兵 >

中国新型主战鱼雷试验成功 鱼雷铁人因劳累去世(3)

 

原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建造在青海湖南岸,因其在青藏公路151公里处,又被称为151基地。其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才被掀开神秘的面纱,被世人得知。现保留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车间、实验区和鱼雷、电台等实物供游人参观。中新社发 李全举 摄

新型主战鱼雷试验成功

 

  资料图:原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建造在青海湖南岸,因其在青藏公路151公里处,又被称为151基地。其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才被掀开神秘的面纱,被世人得知。现保留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车间、实验区和鱼雷、电台等实物供游人参观。中新社发 李全举 摄

 

  肩负强装使命亲手交付主战鱼雷数百条

  新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中,一度面临“有艇无好雷”的尴尬。在军校期间,王利军主攻鱼水雷专业,我国鱼雷的落后现状一直深深刺痛着他。为了中国高性能主战鱼雷早日比肩世界,王利军暗暗发誓:“要让中国海军拥有新一代智能高速鱼雷!”

  王利军所在军工厂位于太行山脉的山麓里,是一个典型的“三线”艰苦地区,驻地偏僻,交通不便,工作条件差,时常停水断电,但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王利军却对这里的新型鱼雷监造一见钟情。他认为,这里才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舞台。

  刚到军代室时,王利军分在鱼雷动力组,整天与发动机燃料打交道。发动机燃料会挥发一种毒害化学气体,人闻一闻都会恶心呕吐、晕厥,甚至影响身体的造血机能。每到发动机返修时,厂里工人总是想放一放再拆,可王利军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常拿着钳子起子就冲进现场,迎着刺鼻的味道,打开外壳查原因。正是这种“拼命三郞”的劲头,使得王利军找出返修故障的原因比谁都多、比谁都快。

  在王利军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样东西:一个是永远比正常时间快8分钟的挂钟,另一个是中外海军鱼雷发展的历程图。这两样东西时刻提醒着王利军肩负的使命,也成为他呕心沥血、忘我奋战的写照。

  在厂里,大家都叫王利军“铁人”,一是因为他晒得黑,二是他肯吃苦、不怕累。每次鱼雷搞试验,人员装备千里辗转,光火车就要坐6天。别人不愿去,可王利军从不拒绝。至今两年内湖上鱼雷试验6次的纪录仍由王利军保持。

  2008年1月底,代表室换置了一辆越野吉普车,1年零2个月的时间,这辆车竟跑了6.8万公里。粗略估算一下,这辆车平均每天要跑180公里,且基本上都是王利军使用。司机王威回忆:“这两年,王总大量的时间都呆在车上,成天忙着参加试验、巡回检查、现场排故,这个车几乎成了他的移动办公室。”

  为了中国鱼雷事业的腾飞,王利军不惜用生命践行使命。

  打开王利军办公桌的抽屉,简直就是一个小药箱,10来种药品琳琅满目。一份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4月23日的体检报告上,清楚地记录着王利军体检时亮起的8项“红灯”:高粘血症、左侧颈总动脉—中膜增厚、右肺中叶炎症、双颌淋巴结肿大……然而,他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家人对这些都毫不知晓,王利军只是默默地把它压在最下面的抽屉里,继续忘我地投入工作。

  28岁提拔为业务组长,32岁任命为副总代表,分管3个鱼雷型号,36岁出任总军事代表,王利军在简陋而又艰辛的舞台上,将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献给了中国的鱼雷事业,书写出了精彩而壮丽的人生。他先后主持参与多型主战鱼雷科研项目,攻克13项技术瓶颈,填补7项国内空白。某型鱼雷动力系统在3年间从“老大难”变成“新亮点”,鱼雷的湖试、海试动力系统合格率提高到98%,动力系统装配合格率100%,总装质量合格率100%,为人民海军的转型发展监造了数百枚“水下利剑”。

  2009年5月,在王利军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海装首长专程前来探望。王利军吃力地伸出左手,画了一个鱼雷的形状,嘴唇蠕动着,想说些什么却无法出声。右半边身体已经无法动弹的他仍执拗地抬起左手,向首长敬上了一个最庄重的军礼!内心澎湃的思潮化作两行热泪从脸颊潸然落下。一个军礼,把他的胸中起伏着“打造中国神剑、誓将此身献装备”的铁血豪情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将这名毕生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鱼雷铁人形象,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