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温州网

温州 > 资讯 > 世界大事 >

特朗普突然对医药巨头“动手”

温州在线国际新闻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全球17家主要制药企业采取强硬措施,要求其在60天内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否则将动用政府干预手段。这一行动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并引发行业广泛争议。以下是事件关键点梳理:

一、核心措施与要求

限期降价通牒

特朗普向辉瑞、礼来、诺和诺德等17家药企发出信件,要求其在2025年9月29日前承诺降低药价,具体包括:

向医疗补助计划患者提供“最惠国价格”(即对标OECD国家最低价);

新药上市即执行“最惠国”定价标准

通过贸易政策施压海外市场涨价,并将收益回流美国用于本土降价

建立直销渠道绕开中间商,确保患者获得与第三方支付方同等的折扣价

政策背景

此次行动源于特朗普2025年5月签署的行政令,旨在重启“最惠国药价”政策,将美国药价与海外低价挂钩。兰德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处方药均价通常比其他发达国家高2-3倍,部分药品差距达10倍

二、市场与行业反应

股价暴跌

消息公布后,药企股价普遍重挫:赛诺菲下跌超7%,诺和诺德跌近6%,默克、葛兰素史克等跌幅超4%

行业争议

反对声音: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认为,引入外国价格控制将削弱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领导地位,并指责中间商推高药价

部分妥协:辉瑞、默克等企业表示愿与政府合作,阿斯利康CEO承认当前定价模式“不可持续”

三、潜在影响与挑战

消费者受益

若政策落地,美国患者可能以更低价格获得处方药,尤其缓解医疗补助计划患者的负担

执行阻力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缺乏完全实施政策的法律依据,且行业游说力量强大,最终效果存疑

四、政治与经济博弈

特朗普在信件中批评药企“推卸责任”,并强调要“终止欧洲等国搭便车现象”,将药价问题与国际贸易政策捆绑。此举被视为其任期内推动“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可能进一步加剧与跨国企业的对立。

(责任编辑: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