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陈光天
院长 丁金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在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起来的,由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现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
学院位于温州高教园区,风景秀丽,校园占地837.2亩,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总投资逾7.4亿元。现拥有教学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38人,副高以上职称157人(其中正教授28人),双师素质教师280人。学校专业选择性多,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传播系等8个系共33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形成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05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000余人/年,年科技到款额达560万元。
学院形成了基于“三性”的高职发展基本思路:面向服务,坚持面向温州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温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强调了“区域性”;类型特色,坚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强调“实践性”;在办学层次上,全面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强调“高教性”。
学院为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与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推进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以产带学”、“学做合一”、“双证并举”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合办“正泰班”、“奥康班”“德力西班”等三十多个订单班、虚拟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创新并实践了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被《光明日报》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学院教学体系具有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性的特点,教改项目《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高职“三个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荣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为了改变校园形态,积极引进27家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研发机构入驻校园,校企共建了一批体现“三个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室与实训室合一”,掌握基本技能;“实训与生产合一”,培养综合技能;“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成立了24个市、院级科技服务平台和研发中心;建有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制鞋工艺实训基地、浙江省木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家具平台、温州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校企互惠双赢为原则,在正泰、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721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生经过校内“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参与技术开发服务”三个阶段后,进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主动融入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建立了创业教育的“三体系三园区”;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建立创业文化体系,丰富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创业实践体系,开辟精品园、商贸园和草根园,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形成浓郁的区域特色、职业教育特色。
学院秉承“厚德长技”的校训,全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建大学生就业之家,建立企业信息库、毕业生回访制度,开通多渠道的就业服务措施等,为学生构筑全方位的就业保障体系,200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29%,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积极和其它院校开展对口交流工作,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和田教育学院、成都技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房地产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对口交流工作;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杭宁温三校战略合作联盟,形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平台。
学院招生还面向国际,并积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办学,2007年顺利实现招生,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校学生143人。
总的来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个不错的地方,值得来读,相信会有很多收获。 (责任编辑:温州在线) |